2014年7月30日 星期三

死啦D青春痘



大家望下自己前後左右的同事,或照照境,一定會有一個過左青春期但仍好青春的人。有病人曾問我 我以前做錯咩事,點解無啦啦爛面…”
都巿人特別多暗瘡,無他,工作壓力大,休息不足,夜瞓,食無定時或大魚大肉,專食化學品,如此的生活條件,怎會不虛火上攻。
最好防治暗瘡的方法,就是標準答案,飲食得宜和作息有序。如果你自問已經做得好好,或食得好清淡,但依然係青春過人,連珠爆發,那就要好好審視,事出必有因,上天不會因你太美麗而要你生暗瘡的。

正常月經係點?


近年來,門診多了很多過去不常見的婦科病,甚麼多囊卵巢綜合症、朱古力瘤、卵巢早衰等難題每週都出現幾個,而其他經間期出血、經痛、經閉等小問題亦越來越多。我婦科的水平只是一般,同期的女同學,婦科水平在讀書時已很高,所以我一向建議,婦科病最好還是先找女醫師會易有保障。

看病時,都會問:「你經期是否正常?」這樣問其實不太好,因為很多人都不知正常月經是怎樣,由於從來都是處於不正常狀態,就會以為自己是正常的人多不勝數。

病理探源3:嗔恨傷身(同時在溫暖人間發報)



佛教把貪嗔痴稱三毒 ,臨床多年,見識越多,越覺認同。妒忌埋怨仇恨等情緒經常加重病情或令疾病反覆難癒,若再深入探究,長期承受和製造這種負面情緒才是很多人患病的主因。

之前的文章曾提及,不同性恪會有不同的脈象和疾病,如一個長期鬱怒的人,脈象易於弦而無力,而長期戰鬥格的人則是。古書對脈象弦和澀的形容十分到位, 弦就是如按琴弦,澀就如輕刀刮竹。人如其脈,人如何,脈就如何,氣血亦如何, 所以單從脈象己可略知嗔怒對身體的不良影響。

春日霧霾,小心外出

現在望出窗外都是霧靄沉沉,一片白矇矇。濕氣極重,忽睛忽雨,忽冷忽熱,氣溫和濕度就像過山車般,爆病時刻又至,有病人問:「醫師,如何預防呀?」 我說笑道:「一切都是天意,無得避,留在家中關好門窗等吧。」
大霧行山:唯人自招
不知何時開始,人們開始喜歡春日行山,在 FaceBook 中,每天也有「仙境」的照片,連素來沒有行山的朋友,居然也被吸引去各大名山朝聖。去過「仙境」的人,未必一去不返,但回來後多數都會大病一場。
秋天,秋高氣爽,空氣清新才是登高的好時機,春天,濃霧久久不散,風景雖美,但絕不是行山的時機。吸入少許霧氣而身體壯實的人,稍稍出汗便可散去濕氣,但若吸入太多,或身體稍弱的,很多時霧氣更會潛藏體內。吸入過多霧氣的人未必即時病倒,往往是待1至2週才重病,所以喜歡與大自然打交道的人必須要注意此點。

病理探源 — 萬法唯心做


經常有病人問,為甚麼他會患這個那個病?我心中的答案是「如是因,如是果」,感覺很玄,但其實千真萬確,有諸內,形諸外。
一個人的性格可成為疾病的遠因。怎樣的性格就會有怎樣的行為,怎樣的行為就會有怎樣的病,所以把脈大概可知道一個人的性格。如一個脈氣很緊的病人,多數有三個原因:
  1. 長期工作壓力很大
  2. 容易發脾氣
  3. 做事急進
這類人脈氣急,肝氣盛,易有失眠、胸悶、水腫、頭痛、經痛等壓力病;一個脈氣散奐不收,為人多數精神不集中, 喜愛胡思亂想,小孩身上多見,年輕時多未成病,但若二十多歲後仍然脈氣散奐不收,終日天馬行空,且不談他的成就,只談身體就會比一般人更易感冒或易累。

病理探源2:諸苦所因,貪慾為本

在這慾望支配的世界裏,定力稍為不足,更會被貪念吞噬。有人會問:「貪有甚麼不好,慾望推動社會進步。」我不否認此點,你我也非聖人,但求我們不忘貪慾至病。

越貪越福薄

一些疾病的發生跟長期對某事物的貪慾有關。貪字得個貧,越貪越是失去。得到甚麼?失去甚麼?自己衡量。如縱情於色,都會招致提早收機,甚至家破人亡;欲得名利,而願意勤勞付出,雖多見成就,亦難免七勞八損;苦貪名利,但又好食懶做,心中空虛,弄得怨念頻生,甚至瘋瘋癲癲;識飲識食,脾胃一損,百病叢生。長久以後,貪慾迷心,即使自知問題所在,亦不願改過。一念貪私,萬劫不復,病不獨自身,在家,也在社會。

不要再問:寒底!?熱底!?

做我們這一行,經常會有人突然伸手出來問:「醫師,我是寒底還是熱底?」
我會深呼吸,眉頭緊鎖答:「一般人的體質都十分複雜,很難只用寒熱分開,強行用寒熱分,也沒甚麼意義。」
一個經常手足冷和口眼乾澀的朋友又問:「但我就是熱底,要經常食涼的東西才會感到舒服。」
我心想怪不得你面青青:「寒底熱底其實是民間的講法,但有時不便解說就只好遷就回答。其實很多人都是手足冰冷,但易生口瘡暗瘡,寒熱不受的,這種寒熱不清的狀態,是不應以寒熱底解釋。」
其實單純的寒熱底分類方法,只是民間分法,中醫治病時不會用,而以用寒熱底區分的食療也是相當草率,不能相信。

2014年7月29日 星期二

咳嗽戴口罩 — 基本修養

剛才,有一個婆婆帶著外孫來診所,小孩來到我面前,先大咳數聲,我連忙拿出口罩給婆婆,要求她們先把口罩帶好。可惜她卻對我說:「你怕甚麼,我每天對著他也無事。」慈婆多敗孫,小孩把口罩拿起再扔到我身前。這個世界蠻不講理的人真多,咳嗽不帶口罩,跟畜意傷害他人身體根本沒分別,必須重新教育!
話說數年前回國專科訓練,診室內坐了五個醫師,一個主任,四個普通醫師。由於我是外來人,所以特別優待,可以坐在主任旁學習!唉!當時只有我帶口罩,整個早上主任咳個不停,我悄悄的遊到最後坐,可惜每次都被發現,只好乖乖的坐在主任身旁。數天後,全個診室的醫師,除了我,也咳個不停。就這樣每天被四個人圍著,加上病人也咳,無奈無奈,極之無奈,完全無選擇或逃跑的方法,只好等病。己所不欲,自此以後,我袋中多有口罩,若然身邊有朋友咳或會提供給他。

黑豆 — 你會如何吃?

黑豆,在網絡中已被打造成神級食品,但事實上,他有沒有那麼神呢?我答有,但必須先食得其法。
很多人因胃脹來調理身體。
我:飲食小心點就不用食藥了。
患者:我已戒所有生冷,飲食都很小心。
我再用心把把脈,看看舌。
我:一定是飲食問題,你說說你早午晚吃喝甚麼?
患者:我飲食很正常,早餐豆漿加點 nuts ……
我:停……豆漿偏涼,長服會胃脹,堅果類每次食太多都會令胃部負擔太重……
患者:但我飲的是黑豆漿,應該不涼,還有堅果不是很好的嗎?
我:黑豆漿都涼,堅果好,很多東西都很好,但要明白如何吃才好。

問題天天都多

你為何食素?每一位素食者都被問過不下數百次。其實轉為素食者的真正原因,自己心裡明白就可以,不用向別人交代,況且不論如何回答此問題,總有些好奇心特別重的路人甲乙丙來指指點點。所以我多數草草交代自己是佛教徒就算了。但這種答法仍然換來不少追問,其中問得最多的「植物也有生命」、「蛋無受精,你又唔食?」、「吓,連牛奶都不喝,根本無殺生」……。

植物也有生命

對於這條問題的答法,基本上有很多種,人人不同,我個人是比較偏向淨空法師的答案。
人生在世,若是對與錯的選擇,就很容易選。可惜選擇往往是錯與錯的選擇,分別只在於錯在不同點,就好像找工作,我們不是找哪份工比較好,而是找哪份工比較人道。動物和植物也有生命,我選擇吃掉對自身影響最少的植物來維持生命。既然是迫不得已吃掉植物,我們就不應浪費食物,即使是吃素也要懂得惜食惜福,更何況食肉。

蛋無受精,你又唔食?

這條問題不止肉食者會問,蛋奶素的朋友也會問。在這裡我有一個看法跟大家分享,蛋雖然未受精,未生出另一個新生命,但他本身就是生物部份。簡單比喻,人類女性每月排卵,大家覺得那顆未受精的卵是葷還是素?

育兒知識2:小兒推拿,感冒自療

在不久之前寫了一篇《嬰兒發燒時,不要自己嚇自己》,不少父母都希望再知多一點,故今次跟各位談談小兒推拿,中醫治感冒的方法。
在推拿三字經中 「大三萬,小三千,嬰三百。加減良,分歲數。從吾學,立驗方。」,「大」、「小」、「嬰」是指被推拿的年紀, 「三萬」、「三千」、「三百」是指推拿的次數。所以小兒推拿的治療範圍不止小兒,成人也可以,而本人就常常應用。



便秘小貼士

若排便困難,輕則加重濕疹、痤瘡、水腫等問題,重則可導致大腸癌,痔瘡。保持每天大便暢通,大便質量良好是很重要的,反之,失眠暈痛等問題亦會隨之而來。

甚麼是正常大便?

沒有一個國際標準答案,但應該每天最小大便一次,質實,香蕉形狀。
進食纖維食品較多的人,如素食或食量較大者,一天兩次大便也是正常。而進食量極少的長者,或會兩天一次大便。
如果兩至三天才大便一次,質爛或水便或呈顆粒狀,即使向來如此,也是不正常。

新年食滯小貼士

新年食滯,彷彿是每年的例行工事。由年廿九食到年初九,更甚者,食到年十九,同一樣的餸,由新鮮,食到有霉香,由無病食到有病。如果能煮少一點,食少一點,不傷脾胃,又不浪費食物,惜食惜福,一舉兩得,但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,廚房的大權,不由得我們這群「做細」的說三道四。現在跟各位分享一些減少因食滯而引起不適的方法。

山楂與陳皮

山楂消滯已經是常識,其實不用多介紹,但經過多年試驗,單單山楂茶效果其實有限,若要效果更快更佳,可在茶中加入一小片陳皮。
服用時間建議是進餐前半小時,而在用餐後,由於不想飲太多水,故我會改食數片小的山楂片。

青白蘿蔔

青白蘿蔔是一種寒而破氣的食物,食足一整天青白蘿蔔,而身體較弱者,很容易引發暈眩,故不建議多食。雖然青白蘿蔔平素不宜多食,但在連續數天日以繼夜,又夜以繼日的大吃大喝後,不妨食一兩餐蘿蔔,來宣通脾胃壅滯之氣。
注意:蘿蔔糕中有大量粘米粉,未能消滯,反而增加脾胃負擔。

按摩足三里,上巨虛,下巨虛

每日來回推按這三個穴位約7-8分鐘,可有消胃脹,助通便,建脾胃的作用。
位置:小腿外側,膝下一個手掌,距小腿骨一個手指,就是足三里的位置,再下一個掌位為上巨虛,再下一個手掌位為下巨虛,來回推按即可。

圖中白點為足三里
食滯了才消滯,由如先插傷自己再搽金創藥,弄傷自己再治療,根本是一種浪費和愚蠢的行為,避免食滯才是治本之法。

春日飲食養生

春天「百草回芽,百病發作」,有些人身體越來越健康,但有些人卻舊病復發,風濕、皮膚病、春困、脾胃病一併而上,一些合時的湯水和飲食,可讓人更健康,和減少舊病復發的機會。

春日兩大特質

  1. 陽氣升散
    「太陰生少陽」,春天就是由寒轉溫過程,由於只是「初陽」,飲食方面不能經常太「熱氣」或「太濁」,當然生冷食品絕對不宜。
  2. 濕聚
    在上一篇《春日霧霾,小心外出》已經提到了春困多濕的問題,在這裡不詳談。
基於以上特質,春日飲食宜微溫、清淡、袪濕。而不論升發陽氣,還是袪濕,都先要脾胃健康才能達成,故健脾亦是春天食療的特點。
以下介紹的食材,不同體質的人也可以食用:

五指毛桃、土茯苓

單是一味五指毛桃,已有補氣袪風濕的作用,對於經常烏眉瞌睡,周身骨痛,和做正經事就睡的人,是極好的補健品,更重要的是五指毛桃氣香味淡,有一陣陣的椰香,無藥材的怪味,而且十分便宜。
新鮮土茯苓又是另一個味道清香的便宜食材,可防治濕疹和預防春日的腸胃不適。
街巿有不少檔口也有賣新鮮的五指毛桃和土茯苓,大家不妨問問。
藥材店中有乾的五指毛桃和土茯苓,但都不建議大家常用。
新鮮五指毛桃(約3至4兩)土茯苓1個洗後稍切開,煲1小時,已可供4至5人飲用。

香茅、紫蘇茶

以上兩樣都有袪濕健脾,防治感冒的作用。兩種東西都已有茶包賣,但本人則喜愛用自家種的紫蘇,每次3至4片,洗淨後直接混入剛煮好的麵條即可。

薑、陳皮

生薑、陳皮,一年四季日夜也適合食用,但份量則因時而變。生薑陳皮,兩者合用建脾袪濕散寒,又可長服,唯春之時,用量變化稍大。初春寒重,可稍多用,春未熱盛,量可較少。
現代人的湯水都很複雜,一煲湯經常用上7至8樣食材,有時甚至比煲藥的藥材還要多,味濃且濁。其實春日湯水,應以簡單為主,每次2至3様食材,不單止味道清新容易控制,更不會加重脾胃的負擔。
坊間很多養生湯水,大方向都正確,但很多時都會加入不需要的肉類。春日飲食,味宜清輕,加入太多不必要的肉類,減弱袪濕建脾的功效,又未見得好喝。

防治感冒

去年的流感報告信,由年頭收到年尾,彷彿全年也是流感高峰期,而年初乍暖還寒的天氣,更令很多人「未有一天好過」。如果你的 office 已成為疫區,七進七出這個戰場,即使再威猛,亦難以全身而退。在長期與外感抗戰下,應如何減少戰敗呢?

病態社會 積勞成疾

「睡覺能醫百病」,只要有充份的休息,病痛才較易好轉。
香港是一個很刻苦的社會,工作超時無補水,已成為大家默許的非明文合約條款。在無限 OT 又無足夠休息下,病是正常的事,但大家有放病假嗎?很多人會答:成間 office ,人人都病,都係咁做啦/明天還有很多工作要做,不可休息/我仍未到不能工作的地步⋯⋯病了繼續工作,有出於自願,半自願,同非自願,不論是那一種,都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,令人敬佩,但必須重新教育——有病請休息。
偶有感冒,稍作調理就可以,但經常感冒或反覆不癒便是大問題。一個經常感冒的人,是身體已經七勞八損的警號,單純藥物治療是不足的,還必須充份休息把身子養好,否則警號很快又會再響。
有一類人,在工作時精神十足,還能每天帶著下屬衝鋒陷陣十數小時,但放工便會累得倒下來。十餘年後,憑著驚人意志,在人前仍能如鐵人般打拼,但五臟六腑早已衰敗,若不及早回頭,好好休息,打後的日子定必難過。

食療

經常有人問如何減少感冒和令身體強壯,最正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充足休息,定時健康飲食和適當運動,但這樣回答只會被認作廢話,大家亦不會滿足。在無法做到以上三樣東西下,亦可退而求其次,以食療防治。

薑、紫蘇、簿荷、檸檬、黑豆、陳皮

以上幾樣東西,都是日常的食材,安全,簡單,稍作配撘,已可防治大部分初起感冒和腸胃病。
  1. 薑、紫蘇,可散寒,適合天氣冷或平常手足冷的人飲用。
    每樣一兩片,焗服或煲5-10分鐘,健脾和胃消脹,在天氣轉冷前連服數天又可防治感冒。
  2. 簿荷、檸檬可散熱收火,在熱天或熱氣時飲用:
    每樣一兩片,焗服或煲5-10分鐘,解壓,降火,在失眠,進食燥熱食品後飲用,可減少熱氣咽痛感冒的機會。
  3. 黑豆、陳皮袪濕健脾,在下雨和濕度高的日子,加這兩樣東西於1和2中即可。
在不知自己寒或熱或濕,或覺得自已又寒又熱又濕時,不妨把所有東西,全放進去,效果通常都不差。
份量是可以隨意變動的,總原則是每樣不用太多,數片就可以,水量建議一大煲,全天代水飲就可以,大人小孩都可飲用。
紫蘇,簿荷,是極易種的室內小型植物,若只是偶然服用一兩次,當然可買藥材店的乾貨,但長服,最好還是自家種,以防吸入太多硫磺。

其他方法

對於初期外感,自家醫治的方法仍有很多。刮痧、熱水浸足、浸浴等方法其實亦相當有效。

(小孩)食得是福?

父母問:「他近來都不吃東西,只食很少東西。」
小孩面色的確有點黃,但仍很有光澤,不會有甚麼大事。再把把脈,看個舌。
我看著那氣定神閒的小孩:「没甚麼,食太多東西,食滯了。現在食少點,讓脾胃休息兩天就可以。」
父母搶著話:「已好幾個星期,食很少東西。」
我望著那聰明而氣定神閒的小孩說:「不會,他是吃了很多東西,這幾個星期應該都吃很多,在學校吃了甚麼?」
父母繼續搶答:「無,他在學校甚麼都無吃。」
我揮一揮手,示意父母走遠一點,再望著那處變不驚的小孩:「你直接講食了甚麼,不要迫我。」
小孩大笑一聲:「少許少許。」
父母連道:「你在哪裡找食物來,為何不跟我說?」
類似個案,幾乎每天發生,現在小孩子的食物來源遠比我們當年多,而他們又是如此精叻,父母未必能知事實的全部,醫師很多時都只是幫手找出事實真相。

大食就係好?

一個大食的成年人,脾胃不一定好,同樣一個大食B,脾胃亦未必好。「脾為後天之本」,一個人的健康、面色、衰老和生長速度與脾胃有極密切的關係。單用飲食的多少來衡量一個人(不論大人還是小孩)的脾胃健康,其實不太適當。
大部份父母都只擔心小孩食得太少,會營養不足,於是一味迫小孩食多點,或買很多不必要的補充品,希望小孩的身體勝人一籌,以為食得多就係好,豈知越食得多,脾胃越差,面色委黃,即使能長出一點虛肉,亦百病纏身。
育兒心法中「欲得小兒安,常要三分饑與寒」,就是要提醒各位,不要氹或迫小孩食多點東西,以防進一步食傷脾胃,或寵壞小孩。城巿食物充足,營養不足的情況極難發生,相反小孩五臟柔弱,因為過份進食而傷及脾胃的大有人在。

令脾胃更好的簡易小推拿


補脾經

每天輕輕的揉小孩的大拇指指腹,每隻手2至3分鐘,每天早午晚各一次,可明顯改善小孩胃脾。

推板門

板門(大魚際)就是手掌掌側,大拇指下那塊大大脹脹的肉,那塊肉的彈性色澤鬆緊可直接反影一個人的脾胃,腎,和氣血狀態。很多長者,和未老先衰的人士,那塊肉早已色暗,皮鬆,肉墜,此代表身體和脾胃都極差,大家不防找身邊經常手足冷的女士或腎虛的男士作個對比就會明白。
板門反映健康,而經常來回推按板門可起到補腎健脾的作用,如果大家想脾胃好點,不防經常推按。小兒推拿的基礎知識,大家可参考《育兒知識2:小兒推拿,感冒自療》

藥不可亂服

保嬰丹、七星茶、開奶茶等,應問何時服用,而不是定時服用。
有兩種事的錢,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慳的,一是生養,二是死葬。父母不吃不喝也會買奶粉給小孩,不少商人就睇中了這一點,硬把不可能常服的藥品,以廣告打造成有病醫病,無病強身的保健品,鳴呼!
保嬰丹、七星茶、開奶茶等,原本是好東西,組方平穩,對於初期食滯、外感、失眠都有效,實屬「看門口」的良品,但若誤作保健品常服或定時服,則會一點一點的損傷脾胃,越食越虛。不少父母每週也有給孩子服此藥,雖未至於慢性殺兒,但絕對是,慢性害兒。

夢有所因

中外古今都對夢境十分重視,而內經中亦有描寫夢境與疾病的關係。當病人說自己經常做夢時,我定必查探是那類型的夢,打殺互罵?無厘頭?日常生活?惡夢?如果是打殺互罵的夢,又須搞清是被打罵,還是打罵人,只要用藥正確,部分的夢是可以消除的。

正確認識中醫,搞清語言符號

關於夢境的中醫古文,經常出現神、鬼、魄、魂等字,大部分人多對這些字詞有一定誤解,總會聯想到玄學之事。
同一個文字,在不同年代,可以有不同理解方法,要更清楚明白古文內容,就必先搞清原意。
易經為體,五術為用,過去的醫師,大多懂命、相、卜、山,所以這五個範疇的字詞多有互通假借,但後來這幾門學術越來越獨立發展,某些字詞的應用亦起了變化。如「思之思之,又重思之。思之而不通,鬼神將通之」甚麼是鬼神?「非鬼神之力也,精氣之極也。」在古醫書中可看見「心主神,肺主魄,肝主魂,脾主意、腎主志」,這個神魄魂意志,意義極深並非鬼神學說,細心研究才可更有效了解病證。

發夢成因:中醫篇

中醫古書中描述發夢的成因甚多,但都不外乎身體健康和精神康健康的問題:

身體不適,氣血運行不暢

內經中「正邪從外襲內,而未有定舍,反淫於藏,不得定處,…使人臥不得安而喜夢。」五臟受病,病氣運行於體內時, 擾亂五臟中的「神魄魂意志」,出現各種夢境。五臟各有所主,各有所藏,要瞭解和應用,其實相當複雜。
現在就城巿人的生活習慣,舉出常見的例子,如食煎炸辛辣加上睡眠不足,易令肝火盛, 「肝主怒」、「肝氣盛,則夢怒」,之後往往令人有惡夢,若然在肝火盛的基礎下,又貪涼嗜生,身體未及把寒熱調和,「陰陽俱盛,則夢相殺。」,氣血在體內打架,夢境亦較易出現打罵攻殺,在這個基礎下,如平素氣血不足或曝曬血熱,「肝藏血,血舍魂」,「魂之為言,如夢寐恍惚,變幻遊行之境皆是也。」在惡夢激動時,還會在真實世界動起來。

日有所思,夜有所夢

日間反復思慮的東西,在睡夢時反映出來是常有之事,原因是不同的情緒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,可干擾體內氣血的運行,在睡覺時氣血仍未回復正常,最後產生相應的夢境。
「夢,思也,緣也,感心之跡也。」過去事情的記憶,可因現在事件所產生的相同情感而勾起,如一些朋友每天也要趕 deadline ,工作壓力大,無處宣洩,肝鬱,在夜間睡夢時肝鬱依然,就可勾起少年時代肝鬱的情景,如考試。所以夜夢不祥,除了反映日間壓力甚大,亦是身體未有能力及時回復的現象。
透過夢境的類型可幫助判斷證型,有助處方用藥,但必須要認清,夢境只是助證,不應以夢境作主證或單純以夢境來判斷用藥,神化或否定夢境都是無知的行為。

老無所養

古來都有兩種想長生不老的人,一種是修行人,不少古代名醫都是道家出身,故不少醫書都有防老延生之術,而另一種想長生的是帝王。這兩種人有一個共通點,他們都不愁錢,前者出麈脫俗,根本不需要錢;後者多到用不完。今時今日,人越來越長命,生活質素也提高了很多,但長命對一般財力有限的凡夫來說,都不是一件幸福的事,今日能否供養父母,他日又會否老無所依,這些都是我們要面對的問題。
長命唔係咁過癮
每個月都有不止一位長者向我明言:「唔想咁長命,可唔可以快啲走?」其實能到門診的長者,已經是屬於較健康,生活較豐足的一群,但人年紀大了,病痛一定多。今天你我面部稍有瘡斑,身上稍有贅肉,心中都會暗暗不爽,更何況他們一整天也腰酸背痛,精神不足,白頭人送黑頭人。身病連心,身病久了,心理情緒一定有影響,身病心病是時日奉送的禮品,一般人也逃不了。
退休保障
香港平均年齡 90 歲, 60 歲退休,之後 30 年,是人生最多病痛的日子,若然現在經濟已經有困難,很難想像退休後日子幾難捱。
剛剛做中醫時,一些老前輩話:「中醫起步比其他職業慢,但我地可以做到 80 歲。」那時我心想:「咁就死啦,人人 60 退休,我 60 先剛開始經濟起步。」做了幾年中醫,在北區古洞老人院,出診一年,所見所聞令我明白,可以做到 80 歲,是一件幸運的事,至少可自力更新,上車盤 600 萬,在死前那刻應該可供完,亦不須靠那虛無飄渺的 MPF 。(MPF 升又升得比個巿慢,跌又跌得比個巿多,仲話搵專家研究過,另外每年又要一堆費用,又跟唔上通脹,退休靠佢,真係死得。老實講與其將啲錢俾哂手續費或者托巿,我寧可捐哂佢做善事或者自己投資更有效率。)
老來從子
一天工作十多小時,無薪 ot ,租屋用了七成人工,即使勉強有能力供養父母和子女,亦未能親自照顧。「養兒防老,積穀防饑」是一個很理想的假設,但似乎不太合港情。並不是年青的不想養雙親,亦不是大家不想有小孩,是「不能也,非不為也」的能力問題。
由於未能親自照顧有病長者,很多人也會節衣縮食的申請老人院,那些人不是不孝順的,不是不想多陪父母,無奈他們也是在職貧窮,無放工時間的基層。其實政府監管的老人院,環境,設施,醫療,已比私家的好上 n 倍,但你仍可看得出這是老人棄置場。長者夜間失禁,第二早才被發現是常事,長者因腳力不足,怕他跌倒而把他整天鎖在椅上,有暴力傾向的與言語不通的同住一細房,行動不便的住在三樓等等。長者根本不想入老人院,但若然有天他們不想離開老人院,原因相信是在老人院外的環境更難生活。
這些都不能怪老人院,資源有限,人手不足,長者又奇多。香港呀,寸金尺土,能排期入政府老人院,己很幸運,更不幸的天天在身邊上演。
若然你不會碰上以上問題,應該是極極極少數幸運兒。作為一個幸運兒,真的很感恩,感恩父母健康,感恩工作尚可,感恩自己的運氣比一般人好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供養自己父母是理所然的,如果有能力為何不幫助別人,我們都不是這麼涼薄的。

略談帶下保健

白帶過多,有臭味,甚至黃帶都是帶下病的範疇。剛做醫師時,可能因為是男醫師,很少病人會因此病來就診,但行醫久了,發現此病十分普遍。
其實大部份的帶下病都十分易處理,通常2-4服藥就可以明顯改善,這麼快便可以有明顯改善,並不是我個人醫術高明,只是老祖宗早已對婦科病有很完善深入的研究,只須依書直醫,絕大部份的醫師也可以做到,當然並不鼓勵大家自己醫。

正確認識帶下


在月經前後,經間期(即兩次月經中間,排卵期),帶下量稍為增多,實屬正常,假若其他時間都雖用護墊就須考慮是否病理情況。
顏色方面以清為正常,太濃太白已經算是白帶,經常有微黃其實亦應治理,其如青黃赤黑,只有黃和赤是常見的帶下病。

帶下病成因

夫帶下俱是濕症。因帶脈不能約束而有此病帶脈無力,帶弱則胎易墜,帶傷則胎不牢。
然而帶脈之傷,非獨跌閃挫氣已也,或行房而放縱,或飲酒而顛狂,雖無疼痛之苦,而有暗耗之害,則氣不能化經水,而反變為帶病矣。故病帶著,惟尼僧,寡婦,出嫁之女多有之,而在室女則少也。

傅青主女科已把帶下病的病因精準地說了出來。帶下病有兩個大主因1.2.帶脈受傷。
香港人好食水中物,而冷氣,涼茶,好食生物,少運動等等,全都是聚濕的因素,另外居住的地區,如近海的大澳,馬灣海濱,地勢較低的天水圍屯門粉嶺等等都是濕度特高,長期地面出水的地方。
腰部運動小,腰部帶脈氣血運行不暢,先見濕重水腫,再久後見腩,一發不可收拾。而其如飲酒,房事,發脾氣,捱夜,都可暗傷肝陰,間接傷帶,加重病情。

如何改善?

帶下是病,最好當然是去找註冊醫師,但我們都要注意日常生活,以免經常復發。

戒濕袪濕

既然濕是主因,當然要把他去掉。

開抽濕機

住在荃灣的人未必知道,但住在天水圍的人定必清楚,有些地方是須要長期開抽濕機,但有時因為條件限制,我們總不能24小時也在抽濕,那我們改為重點抽睡房。
睡眠時活動減小,外氣回收,身體回復最快,但若周圍濕氣重,濕氣入體亦最快,所以濕重的地方,最重要是確保睡房清爽。

運動出汗

大小便,出汗,氣血運行,是四個袪濕要法。適當運動,使微微汗出,滋養肌膚,又可袪濕。大汗淋漓雖可去濕,但又會耗氣,氣傷過後,濕又易結,所以袪濕出汗,總宜微微汗出。

戒口

治以戒為先,基本上所有病都要戒口,其實戒來戒去都是那些東西,生冷,奶,甜食,海鮮
如有黃帶之人,另須戒辛辣,避免曝曬,捱夜。

食療

巿面上很多袪濕茶,其實都是涼茶,袪濕之力雖佳,但清熱傷脾之力更強,如雞骨草,黃帶病人,初服有效,多服傷身,脾胃傷了,越飲越濕,越來越難治,反而生熟苡米煲水(便秘者不宜),陳皮焗水,鮮淮山,鮮土茯芩等都是平淡健脾的東西會好得多。

/保帶脈

男人女人帶脈都十分重要, 帶脈好就算不是好腰好腎好男人,也不會差,女士則帶脈好經期好,亦不會大肚便便。
運動
現在的人很多時都很忙,有時間坐,有時間講是非,但就忙至幾十下situp的時間都無。一些人連二十下situp都未必得,他們並非殘廢,只是廢而不殘。

帶脈位於腰部,鼓勵大家多做腰部運動,但必雖量力而為,由簡單量小的開始,如數下situp和早午晚慢扭腰。

安全節食?!!


剛看完無線高清台的
長壽食療 Eat Fast and Live longer》,內容精簡易明,有根有據,BBC 出品的確有一定水平。

今集內容主要講Fast(佢譯禁食,其實用節食更好),現代人食物充足,經常大魚大肉,是近代心腦血管,代謝,癌病的主要誘因,片中提出低動物蛋白飲食及以不同方式的Fast,可大大減少不同疾病的風險。

片中最令人欣賞是,主持不會只focus fast的好處,亦多次提出其風險和須注意點。
節目先介紹禁食3.5日方法,雖然對部份人有降低患病風險的作用,但不是人人適用,風險亦有相當。

反而在節目中間介紹的5:2 fast 係比安全而作用亦佳的方法。5天如常飲食,接著2天限制食量(一天一餐)令我想起 夜飲少一口,活到九十九的其實都是限制食量的養生方法。
常欲令如飽中饑,饑中飽耳。 五味稍薄,則能養人,令人神爽,稍厚隨其臟腑各有所傷中國古代已知道,適度飲食和少食的好處,古時道醫和修行人也有過午不食習慣,腸胃每天休息十多小時,不食雜食,輕身靈動不老。

東西方也有少食養生的方法,但其執行方各有不同。中國的過午不食在千多年前己有,當時未有電燈,多數人農業勞動為生,在加上以防守為主的醫學概念(令身體更好),就發展出以每天短時間停止進食的安全方法。

西方的近代醫學,在這幾百年迅速發展,電燈發明,工作非勞力為主,再加上以攻擊為主的醫學概念(去除疾病),就發展出間歇式大掃除式的方法。


其實不論中國的每天適當飲食或西方的間歇式大掃除,都各有好處,但大家必須先限量自己的體質和特點。每天適當減食,安全,多數人也不會有負作,人人可試,的但麻煩,要一定的自律性,大掃陰式,風險高,很多人試後不適和身體更差,不是人人可試,但方便。

小兒夏季熱

最近好多小朋友因發燒睇病,一天都十幾個。當中有小兒夏季熱,食物中毒,中暑,或感冒,亦有幾溝,其中以類似小兒夏季熱的尤多。
食物中毒,中暑,或感冒,當然要及早找醫生,但小兒夏季熱就通常注意下就可以。
夏季熱在兒科書中的介紹: “發病多見於3歲以下小兒。發病時間多集中於678三個月,與氣候有密切關係,氣溫越高,發病越多,但入秋後,症狀多能自行消退。...隨著年齡增大,...可逐年減輕,病程亦較短。本病若無其他合併症,預後多屬良好。另外亦有快發快退的特點,如早上發晚上就自行退了,但待一兩天後又會再發。

香港出現的夏季熱同書中出現的有一點不同。六-七歲的小孩仍然多見有夏季熱的出現,體溫都是每天上上落落和反覆,但通常只持續數週。

基本上,只要體溫不超過40,而又精神如常,父母們都不用太過緊張,亦不用急於喂退燒藥,先注意以下幾點。

1.      保持室內濕度氣溫干爽涼快,一般,我會建議家中把冷氣調到25-26,溫度太高,病症持續,太低就真的病倒。
2.      禁止曝曬,而家咁ga天氣,成人曬十分鐘都死,更何況小兒純陽之體。
3.      跑跳過後,體溫必定高。我個人絕,對支持小朋友多D活動,但若父母真的很擔心體溫再升高,就叫小孩稍減活動。
4.      禁風扇直吹。風扇直吹,幾時都係大忌。
5.      體弱或脾胃不佳者,小心涼食,體弱的人,中氣一寒,就更易發燒。
6.      小心沖涼降溫。不論何種發熱,沖涼降溫只有部份人適用,不少家長為小孩沖涼降溫,越沖越病。
7.      飲多D,籍由小便出汗散熱。
再次提醒大家,體溫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,但只要精神佳,飲食自如,溫度不超過40,又會其他病,基本十分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