濕疹是一個很複雜的病,除了戒口外,我們還可以再做多一點。
今週星期一,二,下雨,氣溫急降至11度,濕度8X—9X%,星期三氣溫保持11度,但濕度突然降至55—60%,大量的皮膚病復發,其中以痕癢為主。濕度和氣溫的突變,不論是轉熱還是轉冷,轉乾還是轉濕,都一樣會引發濕疹和其他皮膚痕癢的病。主要的戒口和外用自療在《濕疹——必先戒口》已有提到,今次主要談談簡易湯水。
濕重,外感,虛熱,或很多不明原因皆可引發濕疹。病發時,最好去求醫,但有時因工作關係,未必能抽身到診所,唯有先用湯水暫緩病情,待有空時,還是必須找合資格的中或西醫治療。
湯、水介紹
檸檬水、酸梅湯
中醫認為酸有收澀的作用,而檸檬和烏梅的酸,對於急性或慢性濕疹均有佳效,但開藥時用量宜多,今次談食療,用量宜少,長服亦可。
檸檬2至3片,熱水焗10分鐘即可,可長期服用,適合皮膚已無紅疹人士。
酸梅湯,烏梅4至5枚,炙甘草20克,煲一個鐘以上,一週一至兩次,代水服,皮膚已有紅疹者亦可。在這裏要說明,炙甘草並非用來調味,而是具有加強本湯效果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