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

你有無試過更年期?


昨日有個三十出頭的病人來就診,她眉心很多暗瘡,把脈後,
我問: 你平日係咪好易煩燥?
病人: 係呀
我: 好,有心煩(一邊打病案),咁睡眠不佳?
病人: 是呀
我: 好,失眠(一邊打病案),瞓時有無出汗?有無頭暈?
病人: 有呀(緊張)
我: 仲有盜汗,易暈(一邊打病案),咁通常都有潮熱?
病人: 吓!!唔係呀!!! 咩係潮熱?(她一旁的友人們大笑)
我: 就係有時會有一陣熱氣沖出黎,熱一熱咁!
病人: (眼突) 有呀!唔係呀!無咁快呀!!!
我: 放心,更年期症狀唔一定係更年期先有,你唔係更年期!

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

食水都有學問(一)

昨日我被教訓飲水太少:「依杯水,你一陣乖乖地飲咗佢,你一日飲咁少水,都無八杯。」不知何時開始,一天八杯水變成了金科玉律,害得一些人一整天不是灌水,就是上廁所!其實飲水不是越多就越好。「小渴仍強與飲之,因其成禍,不可複數也!」即使是西方學說中,那 1500CC 至 2500CC 都已包括日常固體食物的水份,一天須要飲下的水其實只有幾杯。

正確水量,因人而異

不同年紀、身型、天氣、飲食習慣、活動情況的人,所須要的水量也不同。例如這幾天,濕度高,氣溫降,經由皮膚流失的水份減少,須要補充的水分亦隨之減少,身型細小的人,水量又少一點,而飲食清淡,食物中水份又足的人,又可再飲少一點。
與其討論一天要飲幾多杯水,倒不如了解水量不足時,身體會有甚麼訊息。

學是學非,保健產品不保健

資訊發達,互聯網充斥著大量失實的醫療保健知識,真假難辨。
不少銷售者順著假知識,從中取利,更有甚者,魚目混珠,替錯誤知識加工,混入正確知識中,大偽似真,很容易的便流傳開去。

鹽燉橙

近年鹽燉橙治咳的說法很流行,但在我的病人群中,不論寒咳、熱咳、虛咳、痰咳,成功以燉橙治咳並無幾人,加重咳嗽的反而很多。隨燉橙外,還可找到燉梨、燉蘋果、燉香蕉的說法,彷彿只要是生果,燉後都也可治咳!由於說法太過流行,不宜武斷否定,於是便不厭其煩的在同行中收集有關資料,結果也是成功治咳的人數少,加重的反而多。如果大家真還想試,最好先請教自己的醫師,以防未治咳,卻引了個喘出來。

2014年7月16日 星期三

嗜甜成癮

跟女友對話,發現女性對食物的定義比較特別。
Jackie :你好唔掂呀,你睇下,你以後仲邊有說服力?(指住自己面上的大孖瘡)
我:唔戒口,走黎賴人!(我繼續睇電視)
Jackie :無喎,食得好清喎~(典型積犯的無辜聲線)
我:食咁多糖都叫清呀?(繼續睇電視)
Jackie :無食好耐啦!
我:仲話無,你剛才食咩呀,我對眼開咗光呀!
Jackie :我食朱古力喳喎, 朱古力邊係糖,朱古力係朱古力,糖係糖!(佢係認真)

2014年7月6日 星期日

醫門故事:色慾過盛的年代

五、六年前,曾有一個高大健碩的人,因不舉來求醫,患者才23歲。
患者:「醫師,我有一天不舉了,救救我!」
我:「才一天,又這麼年輕,脈象有力,身體健康,為何會突然不行?你自己知原因吧!(笑容滿面的問)」
患者:「(深呼吸)我上週,做了四天,每日七次,但以前未試過無反應……」
我:「吓……(不小心打段他的說話)」
患者:「我可是有對象的。(聲線有力,沾沾自喜)」
我:「呵……那用多了,自然要休息,年輕人,先休息一下,停用一段時間,自然會好。」
患者:「不行!我要盡快復原!醫師救救我,我兩天後一定要舉得起。」
我:「嘩……那麼急……工作辛苦了!(表示同情,我心想行行出狀元)。」
患者:「我其實是一個警察(正氣地回答)。」
我:「警察……都辛苦……但先休息…..不用這麼急!」
患者:「不行啊!我女友明天回港,我一定要『有貨交』,如果休息三天,三天內可康復嗎?」
我:「那你這兩天睡多一點,再吃點藥,試試吧!」
過了一週後,患者再來找我。
患者:「那方面已無事了,但我想調理一下。」
我:「復元得快,原因是你年輕,本來身體又好,不用多服藥,只要休息多點就可以,但再過數年,就不可能這麼快復原。」

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

醫門閒談:墮胎成風,世風日下



十年前第一次走進國內婦科門診時,有一種震撼,兩條長隊,一條墮胎,一條求子。墮胎的那條隊,多數是還在讀書或剛出來工作的年齡,求子的那一條隊,則平均三四十歲。那時候還聽到口號「寧可血流成河,不可多生一個」、「打出來,墮出來,流出來,就是不能生下來」,墮胎合法化真是非常可怕。

後來回港執業,最初,半年只會有一兩宗要求終止懷孕的個案,但近年要求終止懷孕而來求診的人數急增,醫門中不容殺戮,通通叫他們走。六七年前,要求打胎的人,只是暗示為主,他們會問:「醫師,我的體質是不是不適合懷孕?」那些人尚算有一點廉恥,但現在越來越多厚顏無恥之徒,以通經為名,希望蒙混過關,殺胎為實,更有甚者明言要求打胎。有一點良知的,跟他解釋過後,就會低頭離去,但亦有人破口大罵,口出惡言,不知悔改,鳴呼哀哉。墮胎日增,反映出日漸糜爛的道德教育和社會問題。

濕疹(二)——食療湯水

濕疹是一個很複雜的病,除了戒口外,我們還可以再做多一點。
今週星期一,二,下雨,氣溫急降至11度,濕度8X—9X%,星期三氣溫保持11度,但濕度突然降至55—60%,大量的皮膚病復發,其中以痕癢為主。濕度和氣溫的突變,不論是轉熱還是轉冷,轉乾還是轉濕,都一樣會引發濕疹和其他皮膚痕癢的病。主要的戒口和外用自療在《濕疹——必先戒口》已有提到,今次主要談談簡易湯水。
濕重,外感,虛熱,或很多不明原因皆可引發濕疹。病發時,最好去求醫,但有時因工作關係,未必能抽身到診所,唯有先用湯水暫緩病情,待有空時,還是必須找合資格的中或西醫治療。

湯、水介紹

檸檬水、酸梅湯

中醫認為酸有收澀的作用,而檸檬和烏梅的酸,對於急性或慢性濕疹均有佳效,但開藥時用量宜多,今次談食療,用量宜少,長服亦可。
檸檬2至3片,熱水焗10分鐘即可,可長期服用,適合皮膚已無紅疹人士。
酸梅湯,烏梅4至5枚,炙甘草20克,煲一個鐘以上,一週一至兩次,代水服,皮膚已有紅疹者亦可。在這裏要說明,炙甘草並非用來調味,而是具有加強本湯效果的作用。